如何爱护自己的耳朵

来源:本站日期:2022-10-07 09:11:45 浏览:568

如何爱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能听到很多声音。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所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很重要。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通过宣传,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们保护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一、了解耳朵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二、听力保养

1.避噪音,注意音量大小及时长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此外,目前电视、手机都让人可以随听,在听这些东西的时候,音量一定要开得小一点,连续听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且平时应注意孩子的听力情况,发现问题要早就诊,早治疗,早恢复。

2.小心压力变化损伤耳朵

在坐飞机和潜水的时候,大人和孩子都要预防鼓膜损伤,简单的方法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做张口和吞咽动作,或者嚼嚼口香糖,潜水时也能做吞咽动作,这都会使口腔到耳朵的咽鼓管通畅,减少鼓膜两侧的压力差,起到预防鼓膜受伤的作用;潜水戴耳塞起不到预防鼓膜受伤的作用;患中耳炎的人更要重视,发作时要避免坐飞机和潜水这些活动。

3.戒挖掏

一般不主张给孩子挖耳屎,自然情况下,适量的耳屎对耳道、鼓膜有保护作用。耳屎多了张口等动作会使耳屎脱落,耳屎过多、结块,造成耳朵痒的,给孩子挖耳朵要小心,不能过深,以免伤到鼓膜;选择光滑器具,用力适度,以免伤到耳道皮肤引起感染。

4.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预防药物性耳聋首先是不要滥用药物,孩子使用的药物必需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孩子用药过程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的要及时中止使用,并到医院检查,及时治疗。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5.不主张给小孩穿耳洞

坚持要穿的应到正规医院,街头、小诊所操作不规范,造成损伤,或引起感染,孩子会受痛苦,并可能使耳朵变形。

6.耳朵进水时及时排水

可尝试张口、运动头部等动作排出进水;侧转头部,进水耳向下,单足跳动的动作有利于排出进水;小心地用棉签吸出进水。

7.耳朵进小虫子时不乱掏

此时不要盲目掏,用光照一下,虫子有趋光性可能会爬出来;如果仍不出来,可往耳内滴入适量甘油,也可用食用油代替,这样虽不能赶出或杀死小虫,但它不会继续撞击鼓膜。随后可去医院将小虫取出。孩子发热、感冒时如出现耳朵痛,有些是并发了中耳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耳朵出现不适,简单处理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医院诊治,不要自己用过于激进的方法处理,以免损伤孩子娇嫩的耳朵。

8.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