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要重视,早发现,早干预!
日常生活中,过度用耳、熬夜、长时间待在噪音环境下等都会造成听力受损,当我们的身体发出“警报”,要注意预防听力下降啦~
听力下降的早期
1、交流困难
需要对方重复说过的话,总是觉得对方声音很小。
在嘈杂环境中更难以听清他人说话,需要近距离交流。
2、耳鸣(耳朵嗡嗡响)
耳内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声音,如嗡嗡声、蝉鸣声等,这可能是内耳问题的早期表现。
3、头晕
某些内耳疾病可能影响平衡感,导致眩晕或头晕,这也是听力下降的潜在信号。
听损的高风险人群
1、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因为耳聋会通过家族遗传,特别拥有遗传性耳聋的情况家族,所以,存在耳聋病史的人群,患有耳聋的风险相对较高。
2、有耳病史的患者:患有中耳炎、梅尼埃病以及其他耳部疾病的人,他们的听力受损风险会显著增加;这些疾病可能会对耳内结构造成损害,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长时间的噪声暴露会对耳朵造成持续性的损害,最终可能导致耳聋。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例如工厂工人、建筑工人等,他们的听力受损风险较高。
4、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有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听力系统。
5、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到内耳的血液供应,最终可能引起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