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耳朵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并在空间中保持平衡,它有三个组成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第一部分是外耳,也就是人们戴耳环的部分,叫做耳廓,外耳除了耳廓还包含耳道的部分,这也可以叫做外耳道。
第二部分是中耳,这是一个很小的腔体,里面装着人体最小的骨骼之一的听小骨以及其他组织,听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三个部分组成。
第三部分是内耳,其中含有耳蜗,这是一种将声波转化为电脉冲并向大脑传输的特殊结构,除此之外还有半规管,这是一种负责感知人体平衡的组织。
让我们从外耳开始探索。
耳廓,由软骨组成,使我们的耳朵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它的底部还有一个肉质部分,称为耳垂。
耳廓负责将声波传导向耳道口。
接下来是外耳道,这是一条短而弯曲的管道,大约2.5厘米,终止于鼓膜。
在内部,耳道被皮肤覆盖,还有毛囊和耵聍腺——它们分泌耵聍即粘稠的黄色耳垢。耳垢有助于防止异物或者微小的昆虫以及外界的水进入从而损伤鼓膜。
鼓膜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膜,将外耳和中耳隔开。它的形状有点像圆锥体,稍微突出到中耳。
当声波到达鼓膜时,鼓膜会振动并将这些振动传递到中耳的听小骨上。听小骨传输至内耳的淋巴液中。
中耳是颞骨内的一个充满空气的腔室,形状像一个小房间,有四个墙壁,一个地板和一个屋顶。
鼓膜构成了这个腔室的侧壁,与之相对的是将中耳和内耳隔开的内壁。
内壁有两扇窗户分别是上面的椭圆形窗户,为前庭窗,下面是一扇圆形窗户,是蜗窗。
中耳的另外两个壁分别是后壁,它朝向我们的后脑。除了后壁还有前壁,它朝向前方。
后壁有一个开口叫做乳突窦,它连接着中耳和颞骨内的乳突腔。
前壁旁有一个叫做咽鼓管的开口,它是连接中耳和鼻咽的管道。
咽鼓管有三个主要功能——平衡鼓膜上的压力,保护中耳不受从鼻咽部反流过来的液体的影响,以及清除中耳分泌物。
中耳的顶部呈圆顶状,被称为鼓膜上隐窝。
最后,中耳的底部是一层薄薄的骨头,底下的邻居是我们的颈静脉。
在中耳腔内,从鼓膜到前庭窗排列着三块小骨头: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的名字的由来是与之相似的物体:锤子、铁砧和马镫。锤骨的“把手”即锤骨柄靠在鼓膜上,镫骨的底部在前庭窗上。
鼓膜接受来自外耳道的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振动从锤骨传到砧骨,然后传到镫骨,最后传到前庭窗,再把振动传到内耳。
内耳是一个精妙的解剖工程,因为它构造复杂,管路盘旋,形同迷宫,因此也叫做内耳迷路。
在外面,内耳有一个坚硬的骨壳即骨迷宫,在骨迷路的里面,是膜迷路。
现在,这两个部分都充满了液体,骨迷路里面包含外淋巴液,而膜迷路则包含内淋巴液体。
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了内耳所有三个部分的结构。
第一个是前庭,它就像一个走廊,通向另外两个部分,其一是耳蜗,负责听觉,其二是三个半规管,它们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
外淋巴液和内淋巴液在迷宫内的运动构成了听觉和平衡的基础。
耳蜗的形状像蜗牛的壳,在它的内部有三个部分,从横截面来看,从上到下,首先是前庭阶,它通过前庭窗与中耳相连,其中充满外淋巴液。
然后是耳蜗管,里面充满了内淋巴液,是耳蜗器(也叫柯蒂氏器)的所在地。耳蜗器是我们听觉的主脑,它包含我们的听觉感受器,也就是内耳毛细胞。
最后是鼓室阶,它通过蜗窗与中耳相连,同时它也含有外淋巴液。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
当你养的猫需要喂食时,它会向我们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外耳以及中耳的听小骨传播。
当镫骨底撞击前庭窗时,它会将振动传递到前庭阶内的外淋巴,迫使液体运动起来,这种运动传递到耳蜗管内的耳蜗器。
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化为电脉冲。电脉冲通过第八对的颅神经的听觉神经分支发送到大脑,鼓室内的外淋巴也开始运动。这使得蜗窗向中耳凸出,减轻了压力。
所以现在你的大脑知道猫在叫了,你想去喂它。不过,即使是最微小的动作,也会影响到你内耳的第二部分——前庭。
前庭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条半规管,第二部分包括椭圆囊和球囊,它们负责平衡的不同方面。
这三条半规管的形状就像三个字母U,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上,每一条都与另外两条形成90度角,这有点像盒子的角,在那个“直角”上,三条半规管相交。半规管可分为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个膜状半规管,里面有内淋巴液。
在这些管道的一端,有一个被称为壶腹的结构,它可以检测我们头部旋转的变化,也就是我们的动态平衡。
当我们起床喂猫的时候,半规管里的内淋巴液就会流动起来,内耳毛细胞就会发出电信号。这个信号被颅神经的前庭分支接收,并将信号一路传递到大脑。
最后,再详细介绍一下椭圆囊和圆囊,它们内部也充满了内淋巴液。它们都有一个叫做囊斑的区域,其中包含被称为平衡感受器的感觉细胞。平衡感受器可以检测到我们的静态平衡的变化,也就是当我们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中感到推背感时,或者当我们上下电梯时。